許之瑋講師 學生在線上上課的情形 [培民中學新聞資訊] ( 詩華日報 (剪报) (本報美里21日訊)自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以來, 為確保師生都能夠跟上課程進度,培民中學開始了線上教學。 近日,培中歷史教師林思任為了給學生不一樣的線上學習體驗, 安排了一場與眾不同的線上教學, 邀請臺灣新北市坪林國民中學教師許之瑋擔任主講嘉賓,主題為“ 想象共同體:近代臺灣民族意識的形成”。 許之瑋畢業於臺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及臺灣輔仁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並且擁有長達八年之久的教學經驗。 此課程的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歷史知識,給予學生全面的歷史觀, 提升學生對“國家”"主權"與“民族”的觀念。 學生瞭解台歷史 培中生黃靖媛參與講座後說,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但她認為了解臺灣歷史與文化除了能夠增廣見聞以外, 還能從中學習如何與臺灣人有更好的交流機會。 “歷史牽動著現在,而現在也會成為歷史,並牽動著我們的未來。 當我們了解了各地的歷史後,在與各地的人交流時, 便懂得如何應對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她說,此次跨國講座讓她了解了臺灣現在一切都是因何而起、 因何而成。往後與臺灣人交流時,定能讓她更加有同理心地相處。 此外, 這次線上跨國講座也讓她發現臺灣和馬來西亞歷史的異曲同工之處。 學問不受空間限制 張巧漪說,這場講座不僅讓她了解了臺灣的歷史和時局發展, 也讓她認識到“歷史”其實可以用故事性或輕松玩笑的方式去理解。 “我很喜歡這種線上教學方式,以後呈現任何報告時, 我們都可以用這些方法,讓同學們可以更快地理解所呈現的內容。” 她說,這次講座讓她深深地感受到獲取學問不會被國家、病毒、 空間等限制與影響。“只要有心學習,一切都不是問題。” 此次跨國講座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體驗,陳禛睿、 王凱麟與周晴都感到很有趣,也獲益不淺。 學習無分國度 王凱麟說,這次線上跨國講座讓他感覺到學習無分國度。 白吉楷說,此次講座不僅讓他了解臺灣的歷史背景及其與中國的“ 情感”發展始末,亦給予他更多元與全面的世界觀。 劉正傑說,講師在講座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與認識臺灣史, 從而讓他建立了多元暨客觀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跨國講座刷新了不少學生對歷史的認識與看法。楊佳宜說, 講座讓她意識到學習歷史不能僅靠死記硬背, 應該使用自己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