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2025.01.06 攻讀精算科學 培中江芷兒優大深造

培民中學校友江芷兒。 (( 詩華日報 (剪报)) (6日訊)培民中學校友江芷兒在雙軌教育體系的培養下, 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還在語言能力方面表現出色。 受家庭影響,她選擇跟隨哥哥姐姐的腳步進入培民中學, 完成了六年的學習,並成功考取進入拉曼大學(UTAR), 攻讀為期三年的精算科學(榮譽)理學士學位。 江芷兒從小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也成為她選擇精算科學專業的主要動力。 她認為,數學不僅是邏輯思維的體現, 更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精算科學作為一門結合數學與金融的學科,不僅挑戰性強, 也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在拉曼大學的學術旅程中, 江芷兒憑藉紮實的數學基礎和自律的學習態度,表現出色。 雙軌教育獲雙文憑 她坦言,大學課程中涉及到許多高難度的數學和統計學知識, 但得益於在培民中學打下的穩固基礎, 她在適應和掌握這些課程時明顯佔據優勢。 江芷兒特別提到, 在培民中學學習的高級數學課程對她的大學階段幫助非常大。 “高級數學對我來說非常有用,因為它不僅涉及的範圍廣泛, 還涵蓋了許多深度內容。在大學的課堂上, 我發現不少同學是通過基礎科學課程進入學位的, 他們沒有接觸過這些內容,而我在培民中學時已經非常熟悉, 因此學習起來輕鬆了很多。” 此外,培民中學提供的雙軌教育模式, 讓她同時獲得了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和獨中統一考試( UEC)雙文憑。這種雙軌制不僅讓她在升學時擁有更多選擇, 也讓她在三語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發展。 華語交流英文學習 拉曼大學的校園中,華人學生佔據了很大比例, 這為江芷兒提供了一個熟悉的語言環境。課餘時間, 她主要使用華語與同學交流,而在課堂上則以英文進行學習。 這種雙語交替的環境不僅幫助她更快適應大學生活, 也讓她意識到語言能力在學術和職場中的重要性。 “環境對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 當你認真投入學習並習慣周圍的環境,很快就能跟上大家的步伐。 這種適應能力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培中給予的教育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紮實的基礎, 也培養了我們在不同環境中適應和學習的能力。 我希望更多的培民生能堅定信念,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展望未來,江芷兒計劃深耕精算領域,成為一名專業的精算師, 同時也希望利用自己的經驗,為學弟學妹們提供幫助和指導。
最新博文

2024.12.30 培中雙軌班學生 張俊傑拉大深造

培中校友張俊傑。 (( 詩華日報 (剪报)) (30日訊) 培中特有的雙軌教育模式在學術和素質教育方面都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和機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 拉曼大學(UTAR) 電腦科學系學生張俊傑於2020年畢業於培民中學雙軌班。 他在中學期間表現優異,對電腦科學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這為他如今的學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腦科學前景廣闊 張俊傑表示,培中給予的教育模式不僅幫助他取得了雙文憑( SPM和UEC),還讓他在多學科領域積累了紮實的基礎知識, 使他能夠順利銜接大學課程。 在校期間,他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教育資源, 不僅在學術方面表現突出,還積極參與各種課外活動, 鍛煉了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目前,張俊傑正在拉曼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學士學位,學制為三年。 他提到,在選擇專業時,他經過深思熟慮, 列出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詳細研究了各個課程的內容。最終, 他因為對編程、算法以及數據分析的濃厚興趣, 選擇了電腦科學專業。他認為,這一領域充滿挑戰和機遇, 是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的學科。 借助AI解決疑難 談及母校教育的影響,張俊傑指出, 培民中學的課程難度和廣度為他順利過渡到大學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 。特別是在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 高中時期的課程讓他在大學第一年的許多科目中遊刃有余。例如, 微積分和離散數學等內容,他在高中時期已經接觸過, 這大大減輕了他大學初期的學習壓力。 他認為,在大學階段, 善用網絡資源和人工智能輔助工具對解決學習問題非常有幫助。 比如,他經常使用在線課程平臺學習新的編程語言, 並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優化代碼和解決疑難問題。 他認為這些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學習效率,同時開拓視野。 張俊傑總結道,培民中學的教育經歷不僅培養了他的學術能力, 也讓他在面對大學課程時更加從容自信。這是一段寶貴的學習經歷, 讓他有能力和勇氣追求自己的夢想。

2024.12.29 許為隆:提供舞台 培中發掘 學生 潛能

培中董事、校友會、校長以及嘉賓們為“培心築夢,奏鳴青春” 文娛晚會主持開幕剪彩儀式。 培中逸聲社呈獻相聲節目。 培中文娛晚會獲熱烈迴響座無虛席。 2024年初中一新生呈獻活力舞蹈《Good Time》。 學生呈獻《三星鼓-舞獅風雷》。 (( 詩華日報 (剪报)) (29日訊) 許為隆希望文娛晚會能夠成為一個充滿歡樂與感動的美好回憶, 讓每一位同學都能以此為契機, 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積極。 美里培民中學昨晚在該校禮堂舉辦主題為《培心築夢 奏鳴青春》的文娛晚會,董事長許為隆致詞時,如此表示。 他稱,今天的舞臺是學生們展示才華的地方, 但它不僅僅是一個舞臺,它更是你們挑戰自我、發掘潛能的起點。 耐心指導學生 許為隆對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 尤其是各位老師們不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 還在課餘時間耐心指導學生,培養他們的才藝和自信, 為晚會的演出付出巨大的心血。 此外,他要特別感謝社會各界對學校的友持, 無論是家長們的陪伴與理解,還是企業、社區的贊助與獎勵, 這些都為我們的教育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你們的愛心與關懷,讓我們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去探索、去成長。”

2024.12.29 貝美嬌:學習態度積極 培中生全方位發展

培 中  候任校長貝美嬌(左)贈送水果籃予董事長許為隆。 培 中  華樂團呈獻大合奏《太陽頌》。 培 中  民舞社呈獻舞蹈《傘語》。 培中民舞社呈獻舞蹈《吉祥》。 (( 詩華日報 (剪报)) (29日訊) 美里培民中學昨晚在該校禮堂舉辦一場主題為《培心築夢 奏鳴青春》的文娛晚會;候任校長貝美嬌在致詞時表示, 培民中學不僅注重學術成績的提升,也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她稱,這場文娛晚會不僅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更是學子們展示才華與熱情的平臺。 貝校長讚揚臺前幕後的學生及校友在節目籌備中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 ,培民中學團結精神的最佳體現。 文娛節目精彩 她指出,晚會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歌唱、舞蹈、 相聲以及樂器演奏等多種表演,為觀眾帶來一場震撼的視聽體驗。 每一個節目背後,都凝聚為表演者們的汗水與心血, 展現培民學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全面發展的精神風貌。 貝美嬌致詞時亦提及,學生們不僅是學科的優秀者, 更是多才多藝的全能者。他們在課堂內外都表現出色, 展現培民學子的青春風采和進取精神; 因此她相信藝術與文化活動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文娛晚會正是學生們在課外展示自我、培養興趣的舞臺。 她續說,晚會不僅是對學生才藝的展示, 也是學校凝聚力和團結精神的集中體現。學生們通過表演, 深化同窗情誼;而老師和校友們的支持與指導, 則成為晚會成功舉辦的重要後盾。 勇敢面對挑戰 貝美嬌感到十分榮幸,並對所有來賓、 董事會成員及校友長期以來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 並鼓勵所有學生和校友繼續追求藝術夢想,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 同時感謝家長們對孩子成長的支持, 以及老師們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

2024.12.27 民眾購票熱烈 培中今文娛晚會

培中董事長許為隆(坐者中)、署理董事長陳則胜(坐者左)、 譚万祥(坐者右)、謝依玫老師(后排右)与學生籌委合影。 (( 詩華日報 (剪报)) (27日訊)培民中學將于明日(28日) 在培中体育館舉辦主題為“培心筑夢,奏鳴青春”的文娛晚會。 該校董事長許為隆對民眾的熱烈支持表示感謝,透露反應熱烈, 目前剩余票券不多。 亦擔任文娛晚會主賓的許為隆特別感謝為文娛晚會辛勤的師生, 尤其是學生籌委會成員。他們在繁忙的課業之余, 積极參与篩選節目、策划活動,并与譚万祥老師緊密合作, 展現出卓越的執行力。 許為隆贊揚這批學生不僅体現了執行能力, 也彰顯了他們對學校活動的熱愛与責任感, 充分展現了培民中學學子的青春活力与精神風貌。 譚万祥老師表示,今年培中文娛晚會節目丰富多彩,而且創意連連, 涵蓋了奏樂、歌唱、舞蹈、小品、相聲等多种形式, 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藝与創意。他特別提到, 許多節目不僅僅是傳統的表演, 而是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進行了創新和融合, 力求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听体驗。 他表示,明天在培中体育館將設立售票柜台,供民眾現場購買票券, 但余票所剩無多,提醒有意購票的觀眾盡早前往, 以免錯過這場精彩的文娛盛會。 譚万祥表示相信該校文娛晚會將成為一場難忘的盛會, 將展現培中師生的凝聚力与創造力。

2024.12.26 精彩視聽盛宴 培中明文娛晚會

將在培中文娛晚會獻唱的歌手。 (( 詩華日報 (剪报)) (26日訊)培民中學將於12月28日(星期六) 在培中體育館舉辦“培心築夢.奏鳴青春”文娛晚會。 目前該校台前幕後師生積極籌備,以期將最好的一面呈獻予觀眾。 當晚的節目豐富多彩,包括相聲、節令鼓表演、民族舞蹈、熱舞、 華樂大合奏、歌唱等,其中歌唱部分,該校13名歌手將輪番上陣。 校友吳思鴻亦將助陣演唱曲目。 學生籌備會主席賴恆慷稱,歌手將演唱多首歌曲, 陪伴觀眾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獻唱的歌手包括賴恆慷、黃拔輝、黃於恩、林佳豫、余洋浩、 楊千宇、黃宇康、何以柔、洪欣宜、李佳穎、官名俊、楊謙瑋、 梁一宇。 精英歌手獻唱 當中不乏國內外歌唱賽的常勝軍,包括在“ 2024年國際兒童及青少年校園歌手大賽初中組獨唱獲得金獎” 的林佳豫、黃拔輝;在“葉聲天籟之音” 第一屆砂沙汶歌唱邀請賽中, 獲得公開組冠軍及全場總冠軍的楊千宇;在“ 2024年婆羅洲國際合唱節”獨唱組獲得冠軍和金獎的黃於恩; 在“第三屆黃祥德盃”少年組歌唱爭霸賽中獲得冠軍的何以柔;在“ 第28屆全砂中學生華語歌唱比賽”美里省選拔賽中, 賴恆慷獲得男子組冠軍; 在美里客家公會婦女組主辦的歡慶中秋聯歡晚會歌唱比賽中, 洪欣宜獲得公開組第二名; 在全砂獨中各族慶典活動比賽的馬來語愛國歌曲賽中, 余洋浩榮獲冠軍。 賴恆慷說,培中文娛晚會的籌備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表演者都非常投入,希望通過這場活動,展示學生的才藝和熱情。 晚會不僅有精彩的歌唱表演,還將呈獻其他形式的表演,如舞蹈、 音樂演奏等,力求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他促請熱愛培中的民眾親臨現場觀看培中生的精彩演出。 歡迎公眾前往培中或登入校方面子書、IG專頁掃描二維碼購票。 如有疑問,請撥打電話號碼:085-432448詢問。

2024.12.24 中國天津大學深造 培中陳奎諷讀生物學

培中校友陳奎諷。 (( 詩華日報 (剪报)) (24日訊)培民中學開辦的單軌和雙軌課程, 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教育和全方面的發展平臺。 多樣化的課程設置不僅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 還促進了他們在學術、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的全面成長, 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培中校友陳奎諷在珠巴小學完成小六課程後,即進入培中就讀, 畢業後立即踏上了留學之路,前往中國的天津大學攻讀生物科學。 他說,考慮到中國作為一個主要使用中文的國家, 他相信這將使他更容易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此外, 中國蓬勃發展是全球有目共睹的,而且中國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 這是他選擇中國留學的重要考量之一。 回顧他在培民中學度過的時光,陳奎諷深感慶幸, 因為學校為他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 使他能夠自如地運用中文進行學習和交流。 這一點對於他適應中國的學習環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迅速融入學習生活 他認為,學校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術基礎, 還培養了他們積極的思維和適應能力, 使他們能夠勝任世界各地的學術挑戰。 儘管選擇到中國留學,但陳奎諷強調並未遇到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他表示,在中國的大部分課程都是中文授課, 老師幾乎都是說中文的,因此能夠順利地融入學習和生活中。 但也有些課程是用以全英語授課的, 但是這對陳奎諷來說並沒有因此面對語言障礙問題, 反而學習起來遊刃有餘。 對於在培中的學習生涯,陳奎諷充滿感激之情。除了學術知識外, 他還積極參與了各種社團活動,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和人際關係。 他認為,培中不僅提供了優質的教育, 還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發展機會, 培養了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