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5的博文

2025.09.26 珠心算數學東馬公開賽 培中沈雨璇奪冠亞軍

培中生沈雨璇在2025珠心算數學繪畫東馬公開邀請賽的珠算項目 中奪冠,心算項目捧亞軍 (( 詩華日報 (剪报)) (26日訊) 培民中學初中二學生沈雨璇在2025珠心算數學繪畫東馬公開邀請 賽的珠算項目中(13-18歲)奪得冠軍,心算項目(13- 18歲)則捧回亞軍,載譽而歸。 2025珠心算數學繪畫東馬公開邀請賽今年9月14日由超人珠心 算東馬總院與美里世紀畫廊聯辦,地點在培中。超過200人參加, 競爭非常激烈。 沈雨璇學習珠心算已9年。 當初選擇珠心算是希望培養自己的專注力和記憶力, 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性,也有助於鍛鍊左右腦協調。 培中校長貝美嬌表示, 該校學生沈雨璇在與多名精英的比拼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強大腦」 是一場艱辛的考驗,但也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一場戰役。 她對學生獲獎表示極大的肯定。 她說,多年來,東馬珠心算比賽已成為本區域的品牌大賽, 參賽者反應熱烈,幾乎擠爆了賽場,而且大都是經驗豐富、 經過學院專業訓練的精英,這個比拼的「擂台」影響力大, 能得獎可說是珠心算精英中的精英。 她說,沈雨璇得獎是日復一日刻苦訓練與堅持的結果, 也展現了該校學生敢於挑戰、勇於突破的精神。 她說,該校向來重視數理科教育, 並積極響應國家對STEM課程的推廣。校方深知, 未來社會需要的是擁有敏銳思維、創新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 珠心算作為基礎訓練之一,正是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根基, 練就超強大腦的重要途徑。 貝美嬌鼓勵全校學生點燃熱情,無論數理學習、科學探索等, 保持專注,勇於挑戰,一起努力打造「智慧校園」, 也感謝家長的支持,攜手培養更多擁有最強大腦的新生代。

2025.09.25 唸培中確立明確目標 王廣霖赴台深違

培中校友王廣霖 (( 詩華日報 (剪报)) (25日訊)自律是成功的關鍵,只要確立明確的目標, 並堅持不懈,最終都將收穫成功的果實。 美里培民中學校友王廣霖近日受訪時,分享了他的成長與求學經歷。 他認為,每一段路都不會完全平坦,唯有憑借自律與堅持, 才能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而培中讓他在學習生涯中, 培養了自律與堅持,才促使他往後進入大學或踏入社會工作時, 能夠更快適應環境、勇敢面對挑戰, 並在不斷努力中收穫成長與成就。 設立嚴格學習計劃 王廣霖坦言,剛進入培中時,年少的自己因為貪玩, 未能全心投入課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他逐漸認識到學習的重要,也慢慢培養起“自律”的習慣。畢業後, 他選擇前往台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攻讀動物科學與畜產系。 這一選擇對他而言,是全新的挑戰。 首先,他原本的文科背景需要迅速轉向理科知識;其次, 專業課程以大量的科學理論與實驗為基礎, 這要求他必須投入更多心力。 面對這些困難,他為自己設立了嚴格的學習計劃, 每天固定安排自修時間,並堅持通過網絡和書籍尋找答案, 哪怕遇到再難的課題,也會努力弄懂。 在台灣求學期間,他格外珍惜每一次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無論是與老師、同學討論學業,還是參與校內外的活動, 他都積極投入。 跨越文科到理科 “在台灣,我學習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 這對我來說非常寶貴。” 談到母校,王廣霖由衷地表示,培中六年的學習生涯, 為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不論在知識層面還是在價值觀的培養上, 都讓他受益良多。 王廣霖感激老師的悉心教導與鼓勵, 也感謝學校提供的多元學習環境, 讓他有機會接觸不同的學科與活動, 從中鍛鍊了思維方式與適應能力。 對於他來說,自律並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能帶來自由的力量。 因為自律,他能夠在文科到理科的跨越中穩住腳步; 也正是因為自律,他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中不斷成長。

2025.09.24 美里華語辯論公開賽 培中力壓群雄奪冠

培中生(左起)劉祈賢、余洋浩、許馨洳,在美里華語辯論公開賽“ 听我說2025”中奪冠 (( 詩華日報 (剪报)) (24日訊) 馬來西亞科廷大學中文辯論社在今年9月20日至21日在該校禮堂 主辦第一屆美里華語辯論公開賽“听我說2025”, 培民中學辯論隊脫穎而出,奪得冠軍。 培中辯論隊的3名辯手為余洋浩、劉祈賢、許馨洳; 他們的隊伍名為“三足鼎立”。其中, 表現出色的余洋浩獲得全程最佳辯手獎。 在這項比賽中,培中辯論隊以絕對优勢, 從初賽到半決賽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時遇上“有知而無畏”隊。 在巔峰對決中,培中最終碾壓對手摘得桂冠。這場決賽的辯題為: 人生是/不是一場比賽。培中持正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培中辯論校隊在“ 福聯青全國中學生華語辯論比賽”砂拉越區域賽中也奪得冠軍。 通過辯論關心社會 培中校長貝美嬌表示,該校一直鼓勵學生積极參与辯論活動, 因為這不僅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更能磨練思維的敏銳度与邏輯的嚴謹性。在辯論中, 學生學會了如何理性思考,如何從多角度分析問題, 也學會了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清晰地表達立場。 她說,更為重要的是,參加辯論使學生走出書本,關注社會。 無論是教育、環保、經濟,還是國際局勢,都是辯論的議題。 希望學生通過辯論,養成主動關心社會、關心國家与世界的習慣, 懂得傾听不同的聲音,學會以寬廣的胸襟看待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擁有開闊視野的世界公民。 她說,該校也注重培育新苗辯手,今年8月份便舉辦“新苗杯” 校內辯論比賽,希望辯論隊后繼有人,繼續拓展新路。 美里華語辯論公開賽“听我說2025”,協辦方為美里睿青社, 支持單位為砂拉越人聯党埔奕支部青年團。

2025.09.23 砂中學生華語歌賽 培中楊千宇男組奪冠

在“砂拉越中學生華語歌唱賽”中為校爭光的培中生。 左起為楊千宇、黃宇康、林佳豫和黃於恩 (( 詩華日報 (剪报)) (23日訊)第29屆砂拉越中學生華語歌唱賽, 培中學生歌手代表美里省出征揚威全場, 分別在男子組奪得冠軍與另三個潛能獎,載譽而歸。 在與一眾鐵肺歌手的激烈競爭中, 培中歌手楊千宇脫穎而出在男子組摘得桂冠,黃宇康獲潛能獎; 在女子組,林佳豫、黃於恩都奪得潛能獎。 他們的出色表現也助力美里省隊贏得“拿督斯里沈建森三年挑戰杯” 。這是美里第二度將此挑戰杯捧回美里。 這項歌賽是由砂拉越歌唱協會主催,古晉音樂戲劇社承辦, 本月13日至15日在古晉中華小學第二校大禮堂舉行。 培中校長貝美嬌表示欣慰,該校學生在歌藝方面表現精進, 南征北戰,多項大獎收入囊中, 而且已逐漸在新秀歌壇上占有一席之地。這是全校的榮耀, 也是共同努力的見證。 她說,該校重視學生才藝,尤其致力於推廣歌唱活動, 學生歌手對歌藝的堅持值得讚揚。 她特別感謝家長的支持與付出,正是這種支持, 培養了美里省乃至砂拉越的一批本地新秀歌手, 希望他們逐漸在全砂甚至國際舞台上發出響亮的歌聲,綻放光彩。 貝美嬌說,該校向來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敢於與外界高手較量, 在競爭中吸收經驗,鍛煉膽識,取長補短。因為每一次挑戰, 都是走向卓越的階梯。培中學生近年來外出比賽喜訊頻傳, 獲獎無數,驗證了該校培養人才的理念與方向是正確的。

2025.09.23 全國“引爆舞台”KPOP舞蹈賽 培中生偕友組舞團奪冠

培中生黃于恩(右)、洪鈺喬(左) 与朋友組成Marshmallow團隊,在全國性“引爆舞台” KPOP翻跳大賽奪冠 (( 詩華日報 (剪报)) (22日訊) 培民中學兩名初中二學生黃于恩与洪鈺喬与朋友組成Marshma llow團隊,參加全國性“引爆舞台”(Blast Your Stage)KPOP翻跳大賽)奪得冠軍,載譽而歸。 這是該隊伍于今年獲得的第二個冠軍獎項。 這項現代舞蹈大賽9月13日在詩巫室內体育館舉行。 18支來自吉隆坡、砂拉越各省——包括古晉、詩巫与美里—— 的舞團施展渾身解數在台上尬舞。 舞技進步吸引眼球 這些參賽的舞團包括上屆冠軍也前來尋求衛冕,勁歌熱舞,競爭激烈 。黃于恩和洪鈺喬和朋友組成的5人女團活力四射, 以出色舞姿擄獲觀眾的眼球之外,最終贏得評委青睞, 力壓各支勁旅,登上最高領獎台, 收獲了今年第一個含金量甚高的冠軍。 黃于恩与洪鈺喬是該校熱舞社的一員, 經多年專業舞蹈訓練下舞技突飛猛進,無論与隊友的默契, 還是整体流暢的舞台感,或鏡頭下的表現都非常到位, 展現深具吸引力的舞步。 在此之前,8月30日, 黃于恩与洪鈺喬与朋友組成的Marshmallow團隊在“ 婆羅洲之舞(Dance In Borneo)2.0舞影舞蹤”舞蹈大賽中榮獲冠軍; 在8月3日于古晉的“The K Stage” K-POP舞蹈賽中,獲得第二名。 培中校長貝美嬌說,該校向來鼓勵學生發揮各自的潛能,不論學術、 運動,還是藝術等。特別是舞蹈方面,該校設有熱舞社, 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現代舞蹈、貼近社會潮流的平台, 讓他們在忙于課業之外,盡情釋放熱情与才華。 兩周內奪兩冠軍 “黃于恩与洪鈺喬的團隊在8月30日奪冠后, 在9月13日再次摘冠,意味著這支舞蹈團僅僅在兩個星期內, 接連拿下桂冠,顯示了強大的實力。” 她說,該校成立了多樣化的社團,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机會探索興趣、 發展專長,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教育不僅是分數的累積, 它還需培養學生品格、才藝与夢想的全面成長。 貝美嬌說,該校學生參加各項校外比賽,頻頻獲獎, 這固然值得喝彩,但更重要的是,在追逐錦標的過程中, 他們勇敢追夢,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贏得了自信、成長与斗志。 這些才是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大獎。

2025.09.20 許為隆:師愛如燈 照亮學生前行道路

抽紅包環節承載的不只是幸運與驚喜, 更是對未來教育事業的一份祝福與期許 (( 詩華日報 (剪报)) (20日訊)老師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園丁, 更是點亮學生人生的重要力量。 美里培民中學董事長許為隆於昨晚在該校教師節晚宴上致詞時表示, 他謹代表董事向所有辛勤付出的老師們, 表達最誠摯的感謝和最衷心的敬意。 他表示,老師們是學校最重要的力量,他們不只是傳授知識, 更是陪伴他們度過最關鍵的成長階段。 學校穩健前進 “正是因為有你們的堅持和付出,我們的學校才能穩健前進, 學生們才能不斷進步。” 他鼓勵老師們表示,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 過程中一定會有挑戰和困難。但請相信,老師們的努力不會白費。

2025.09.20 貝美嬌:以愛育人 老師堅守立德樹人初心

培民中學教師節晚宴主賓席合影。 左5起為董事長許為隆以及校長貝美嬌 培中教師節晚宴進行時影 (( 詩華日報 (剪报)) (20日訊)教師節不僅是對教師的禮贊, 更是教育精神的傳承。 培民中學校長貝美嬌於昨晚在該校教師節晚宴上致感謝詞時, 如此表示。 她表示,教育是點亮心靈的事業,而老師就是那束光, 是學生心中最堅實的依靠。 “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風雨兼程,你們始終堅守三尺講台, 用行動詮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教育精神。” 她謹代表培民中學, 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董事會致以誠摯的感謝。 她也感謝老師們辛勤付出,希望老師們今後繼續秉持“立德樹人” 的初心,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為學校的發展添磚加瓦;用責任托起學校的未來, 用愛心滋養一代又一代的培民學子。 她希望和老師們繼續攜手同行,在這片教育熱土上播種希望, 收穫未來。

2025.09.18 張鴻藝:課程多元化 培中拓寬學生升學路

培民中學校友張鴻藝 (( 詩華日報 (剪报)) (18日訊)作為一所致力於傳承中華文化的學校, 美里培民中學不僅注重學術教育, 更以其豐富多元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打開國際化的大門。 培中的雙軌教育制度,即兼修大馬教育文憑(SPM) 和獨中統考文憑(UEC), 為學生提供了多元選擇與廣闊的升學機會。這種獨特的教育模式, 不僅鞏固了學生的文化根基,也為他們邁向國際舞台鋪平了道路。 出生於詩巫的張鴻藝,在民丹莪明魯小學完成小學學業後, 2013年來到美里進入培中就讀雙軌班,並於2019年畢業。 遠赴台灣升學 張鴻藝的父親高度認同獨中保護中華文化的理念, 因此堅定地選擇將他送入培中就讀,以示支持這一教育模式。 “我父親一直認為,接受獨中教育不僅是學習知識, 更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六年, 我感到非常幸運。” 目前,張鴻藝就讀於台灣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 他選擇這一專業, 是為了在未來能夠通過扎實的商業知識幫助家族產業發展, 同時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我希望將來能夠學以致用,為家族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也為個人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培中培養社交能力 回顧中學六年生活,張鴻藝認為最讓他感到受益匪淺的, 是培中培養了他的社交能力。 這種能力不僅幫助他在大學時期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背景的圈子, 也使他能夠自信地與來自各國的同學與教授互動。除了學術教育, 培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舞獅表演、文娛晚會、義賣會、現代舞、華樂練習, 這些活動是我中學時光中最珍貴的記憶。” “中學六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時間,不僅是學習知識, 更是塑造自我性格和世界觀的時期。”

2025.09.14 送暖福兒院老人之家 培中校友會獻愛心

美里培民中學校友會送暖予學弟妹後合影 培中校友會主席黃金鳳(左3)移交物資予美里老人之家的代表 培中校友會主席黃金鳳移交物資予美里衛理福兒院負責人 (( 詩華日報 (剪报)) (14日訊) 美里培民中學校友會於2025年培中義賣會中,再次秉持“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不僅積極為母校教育發展籌募經費, 同時也賦予活動更深層意義,攜手關懷社會弱勢群體, 傳遞溫暖與關懷。 培中校友會特別將熱心人士及校友們樂捐的義賣會固本, 匯集成愛心基金,購買日常用品與乾糧, 送往美里衛理福兒院及老人之家, 讓院內的福兒與長者們切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情與支持。 關懷清寒學子 與此同時,校友會也關懷在學習中的清寒學弟妹們,特別送上物資, 給予他們實質援助與精神鼓勵。 值得一提的是, 1989年高二甲班的同學們在回美里舉辦同學聚會之際, 紛紛購買義賣會固本並捐獻出來, 展現強烈的母校情誼與社會責任感。校董洪立川與方秋琴, 以及校友沈雅詩也給予全力支持, 使校友會主席得以在義賣會期間採購物資, 並親手送暖到需要協助的學弟妹手中。 凝聚校友情誼 培中校友會主席黃金鳳指出,母校的培育之恩難以言盡, 義賣會不僅是籌款平台,更是凝聚校友情誼與回饋社會的重要契機, 透過這份心意, 校友會希望學弟妹們能夠感受到來自學長姐的關懷與支持, 在追求學業與夢想的路上勇敢前行,未來也將愛傳承下去。 此次義賣活動具教育與公益雙重意義, 不僅為培中未來發展注入動力, 更彰顯校友與社會熱心人士們心系教育、關懷弱勢的責任與擔當。

2025.09.12 貝美嬌:全方位教學 培中教師樣樣精通

校長貝美嬌指出,學校的榮耀不僅屬於學生, 更屬於每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 培民中學學生代表贈送教師節禮物予學校,由校長貝美嬌(右2) 接收。 (( 詩華日報 (剪报)) (12日訊)美里培民中學校長貝美嬌表示, 培中教師團隊不僅專業敬業,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行”。 在課堂上,老師是循循善誘的園丁;在校務與活動中, 則能化身廚娘、商人,盡心盡力, 只為讓學生得到全面的學習與成長體驗。 美里培民中學今早在校內體育館舉行教師節慶典,全體師生、 校友及家長齊聚一堂;校長貝美嬌致詞時,如此表示。 貝美嬌指出,在教師們的辛勤栽培下, 培中學子在國內外各類賽事中屢獲佳績, 充分展現學術與才藝的多元實力,其中, 劉恩睿同學更將在12月代表學校遠赴日本參加編碼比賽, 為校爭光。她強調,這些榮譽正是教師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教師節慶典具意義 同時,她也表揚學生籌委會的用心籌辦,讓教師節慶典更具意義, 並感謝教師們以身作則,教導學生承擔責任與勇於奉獻。 “學校的榮耀不僅屬於學生,更屬於每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 正因為有你們的付出,培中才能不斷進步,贏得社會的信賴與肯定。 ” 貝美嬌最後祝願老師們在教育的道路上繼續堅守初心, 播撒希望的種子,結出豐碩的成果。

2025.09.12 黃金鳳:最可敬榜樣 學子銘記師恩

前排左3起為監學林筱娃董事、校長貝美嬌, 以及教師們一同進行切蛋糕儀式。右為校友會主席黃金鳳 (( 詩華日報 (剪报)) (12日訊) 美里培民中學今早在培民體育館舉行教師節慶典,師生、 校友及家長齊聚一堂, 共同向辛勤耕耘的老師們致以節日祝福與敬意。 校友會主席黃金鳳在致詞時表示,教師節不僅是一個慶祝的日子, 更是一個停下腳步、回顧歲月、感念師恩的重要時刻。 她強調,老師們無私的付出點亮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前程, 是培中最可敬、最可親的人,也是校友們心中永遠的榜樣。 她說,校友會一路走來始終與母校緊密相連,未來將繼續肩負“ 承先啟後,回饋母校”的責任,協助母校發展,讓教育薪火相傳。 啟發學生潛能 此外,家教聯誼會主席張海強也在致詞中指出, 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價值的引領者, 以智慧和耐心啟發學生潛能,塑造品格。 他感謝全體教師的辛勤付出,並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在教育道路上繼續發光發熱。

2025.09.12 林筱娃:塑造健全人格 仁愛啟發學生

美里培民中學歡慶教師節,校董、校友會,以及全體師生們合影 美里培民中學師生齊聚體育館,共同歡慶教師節慶典, 現場洋溢著感恩與溫馨的氛圍 (( 詩華日報 (剪报)) (12日訊)美里培民中學監學林筱娃表示, 教育並非單純的知識堆積,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思考, 在思考中成長。 美里培民中學今早在該校體育館舉行教師節慶祝活動, 董事長許為隆因公務不克出席,由監學林筱娃董事代表上臺致詞時, 如此表示。 林筱娃引述孔子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強調教師使命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以仁愛之心啟發學生, 塑造健全人格。 教師價值珍貴 她指出,教師在溝通與教導的過程中,應以愛心說誠實話。 誠實能幫助學生分辨是非,而帶著關懷的提醒, 則能讓他們在失敗時不氣餒,在成功時不驕傲。 教育不是冰冷的規則,而是一種溫暖的喚醒。 林筱娃也引述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名言:“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她強調,在人工智能與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 教師的價值不僅沒有被取代,反而更顯珍貴,因為學生最需要的, 不只是知識本身,而是學會如何分辨是非、承擔責任與活出價值。 細心呵護學生 “親愛的老師們,你們是靈魂的建築師。每個孩子都不同, 有的像花朵,需要細心呵護;有的像樹木,需要時間成長, 或許成果未必立即顯現,但當學生在人生道路上面對挑戰與收穫時, 必定會感念師恩,銘記教誨。”她動情說道。 她勉勵全體教師與時並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點燃心靈之火, 以愛心與責任培養下一代。她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作為結語,呼籲教師們繼續堅守使命, 在教育園地裡培育未來的棟樑。

2025.09.11 亞太區青少年藝術大賽 培中林詩芊歌賽奪金

培中生林詩芊在2025亞太區儿童与青少年藝術大賽的歌唱比賽中 奪金獎 (( 詩華日報 (剪报)) (11日訊) 培民中學初一學生林詩芊在2025亞太區儿童与青少年藝術大賽的 歌唱比賽中奪得金獎,為校爭光。她在近日接獲主辦方寄至的獎牌。 這項賽會由亞太區青少年文化及學術協會(APYCAA)舉辦, 內容涵蓋了朗誦、故事、歌唱、書法、攝影等多個藝術門類。 大賽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台,參賽者年齡跨度較大, 從幼儿組到青少年組。 林詩芊參加12歲至14歲少年組歌唱賽。她以一曲《落葉歸根》 力壓各國選手奪得金獎,載譽而歸。 培中校長貝美嬌欣見該校又一學生在國際賽中榮獲大獎。 能夠在國際賽場站上領獎台,顯示該校學生不僅在校園內表現出色, 更在世界舞台上經得起考驗。這份榮譽, 体現該校學生敢于挑戰自我、敢于在全球舞台上發聲的气魄与實力。 援引辛芷蕾話激勵學生 她說,該校一直秉持著全方位發展的教育理念, 鼓勵學生不僅要在學業上力求精進,更要大膽地走出校園, 不論運動、文學、藝術、歌唱等發揮所長,勇于踏上自己的賽道, 驗證實力、展現潛能。 她分享了中國演員辛芷蕾近日在獲得威尼斯影后的一段講話:“ 只要有夢想,就大膽去想,大膽去做,万一哪天就實現了呢?” 貝美嬌希望該校學生們敢于走出舒适圈,積极迎接各种挑戰, 不負美好青春,愿大家都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唱出屬于自己的強音, 實現自己的夢想。

2025.09.11 唸培中迷上物理課 許家凱科廷攻讀工程

培民中學畢業生許家凱 (( 詩華日報 (剪报)) (11日訊)培民中學一貫實行“三語並重”的教學方針, 不僅讓學生在語言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也為他們在未來的人際交流和學術學習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畢業於培民中學的許家凱,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他說,獨中統考(UEC)程度較高深, 自己在大學課堂上經常會遇到以前學過的知識, 這讓他對許多內容並不陌生,甚至能夠輕鬆掌握和理解。 他說,相比一些同學,他在學習節奏上更快進入狀態, 也更有自信應對不同的學術挑戰。 在6年的校園時光里,他不僅獲得了學術上的積累, 更在老師的悉心教導和榜樣引導下,受到許多啟發與影響。 目前,許家凱正在馬來西亞科廷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學位, 學程為期四年。選擇這一專業的原因, 與他在高中時期所接觸到的學習經歷息息相關。 尤其是在邱念傑老師的課堂上,他逐漸對物理產生了濃厚興趣, 這也成為他日後選擇工程領域的重要契機。 教師引導點亮前路 他認為,興趣往往是學習最好的動力, 而教師的引導則能在關鍵時刻點亮一條清晰的道路。 他說,獨中統考文憑(UEC)具有廣泛的國際認可度, 可以申請世界上許多大學,包括部分排名靠前的名校。 他身邊就有許多朋友選擇前往新加坡、英國等國家深造, 這說明了培中畢業生的升學道路並不局限於中國或台灣地區, 而是能夠依據個人興趣和志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 也勉勵在校生,要勇於嘗試各種課業與活動, 把握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因為這些經歷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 成為寶貴的財富。

2025.09.09 開發追蹤犀鳥App獲獎 培中劉恩睿赴日參賽

培中生劉恩睿(右3)在“2025年馬來西亞科學城堡” 比賽中榮獲特別獎,12月將赴日本參賽 (( 詩華日報 (剪报)) (9日訊)培民中學初二學生劉恩睿在“ 2025年馬來西亞科學城堡”(Science Castle Malaysia 2025)比賽中榮獲特別獎,并獲得砂拉越數字經濟机构( SDEC)5000令吉贊助金, 將于今年12月攜獲獎作品前往日本參賽。 劉恩睿与隊友運用編程知識, 開發出一款通過識別犀鳥叫聲來追蹤其蹤跡的應用程式, 并憑此作品獲獎。此賽事于上個月在古晉舉行,有66支隊伍參賽。 學習編程已5年 “科學城堡”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學生科研大會之一, 世界各地的初高中生會在此地發表并探討他們的研究成果。 這不僅是一場展示研究成果的大會, 更是一個与資深研究者攜手合作的平台, 這些資深研究者包括來自企業和大學的研究人員及研究生等。 劉恩睿學習編程已有約5年時間。今年3月, 她与隊友前往美里卑爾騷自然保護公園觀察犀鳥, 目睹犀鳥的生態后,心中萌生了保護犀鳥的想法。隨后, 她便著手构思如何結合自身所學,將科技應用于生態保育。最終, 想到利用犀鳥的叫聲,來識別其种類、方位与活動蹤跡, 從而協助保育人員更有效地監測和保護犀鳥的栖息環境。 “距离12月前往日本參賽尚有一段時間, 我們計划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优化, 以推動其在犀鳥保育中的實際應用” 劉恩睿受訪時表示,她目前正學習 Python 編程語言,并認為編程已成為當今的發展趨勢, 掌握編碼能力不僅能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有助于將創意轉化為實際應用。 全球頂尖舞台競賽 另一方面,培中校長貝美嬌對于學生獲得全國獎, 而且有机會攜獎參加全球大賽深感自豪,這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她說,這場國際賽事,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与优秀青年, 是全球最頂尖的舞台之一。能夠站上這樣的舞台, 不僅是個人的成就,更是該校的榮耀。 貝美嬌鼓勵學生在中學階段即學習掌握編程的知識, 這是掌握走向未來的鑰匙。希望更多學生能夠在科學、 技術的領域里發光發熱, 把學習到的成果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